当前位置:首页 > 厂房土地招商信息 > 正文内容

长株潭一体化加速醴陵如何乘势而上?

  近日,《长株潭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的重磅发布,为加快推进长株潭一座城发展明确了路线图和任务书,划出了重点方向,这也意味着长株潭一体化发展必将迎来一个新阶段。

  事实上,湖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以长株潭一座城的理念,加快“同城化”发展目标,也需要从空间上消除行政壁垒,三地要真正成为一家人。

  在这一进程中,醴陵作为株洲向东发展的桥头堡,自然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座县域经济强市能否借势突破,不仅关乎自身发展,更影响着长株潭都市圈东翼的协同效能。面对诸多利好政策的发布,以及长株潭一座城加快发展的大势,醴陵又该如何乘势而上?

  读懂“一张图”,找准醴陵加速融入长株潭一体化的发展定位。尤其是深刻理解、贯彻落实此次发布的《规划》这一路线图,以醴陵之一域,为长株潭一体化加速发展添彩。

  从区域经济发展看,醴陵正经历从县域单元迈向都市圈功能节点,再加上处于沪昆发展轴的关键位置,早已成为长株潭向湘赣边区域开放的“东大门”,区位价值凸显。

  经济学“增长极”理论认为,经济增长通常是从一些“增长中心”渐渐向地区传导,所以应选择“特定的地理空间”作为增长极,以带动经济发展。换句话说,区域发展需要核心引擎带动,长株潭一体化加速发展意义亦在于此。当前长沙聚焦全球研发中心建设、株洲打造世界级轨道交通集群,在此现实下醴陵提出“千亿总值、千亿产业、千亿园区”目标,以深入挖掘特色优势,同时强化产业支撑,无疑是与省级战略形成共振。应该说,这不仅是对县域经济的突破,更是对长株潭“核心增长极”定位的主动呼应。

  融入的关键在于“增长中心”精准对接区域产业链。差异化、特色化定位发展,是融入区域经济整体发展中的必然路径,区域协同更在于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中形成合力。这些年来,醴陵的陶瓷、电瓷产业已具备全国影响力,县域综合实力不断提升,为融入长株潭一体化准备了坚实的基础。在长株潭万亿级产业集群中,“中国陶瓷谷”要进一步嵌入区域创新链,强化与“中国动力谷”空间协同,真正实现从地理门户到价值枢纽的质变。

  做强“一座城”,株醴新城破藩篱,要全面实现从规划走向现实。这应该是醴陵融入长株潭一体化加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抓手和关键布局。

  2025年株醴新城被正式写入株洲市政府工作报告,定位为“中国陶瓷创新升级示范区”和“长株潭一体化新高地”。这一横跨株洲主城区与醴陵的新城,如同榫卯般连接长株潭都市圈与湘赣边区,有益于进一步为长株潭一座城的发展提供样本、为醴陵乘势而上融入长株潭一体化提供契机。当然株醴新城本身就是长株潭一体化加速的生动实践。

  一方面,我们知道,产业融合需要突破传统县域经济的局限。醴陵的陶瓷产业尽管年产值超数百亿元,但空间仍值得进一步拓展。从产业集聚发展的角度看,专业化集群需通过技术外溢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株洲市政府已经把株醴新城作为推出长株潭一体化的重要项目,致力于将株醴新城打造成为“先进制造业配套承载区”。要达成这一目标,首先要打造专业化集群,为这些科技含量高的企业提供全链条的服务平台,增强招商引资的吸引力。

  另一方面,在加速推进长株潭一体化的过程中,要真正做到《规划》中的重点,如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国家战略,推进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充分发挥对全省的辐射带动作用,必须强化区域协作机制支撑。那么,醴陵的差异化发展,当以增强株醴新城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以此为载体与长株潭内其他的区域,如长沙浏阳、湘潭韶山形成联动互补,进而突出在合陶瓷文化层面上的比较优势。毕竟,区域协同不是同质化竞争,而是通过功能互补形成价值网络。

  凝聚“一条心”,实现产业与民生的双轮驱动,发挥广大群众的主动参与性。也就是,产业要融,民心更要融。

  长株潭一体化加速,融城到了一定程度,深层次上的心理障碍也会慢慢显现,这些都是非常正常的反映。消除这些无形的心理区隔,需要讲好“长株潭一体化”的故事,需要讲好“株醴新城”的故事,需要讲好“醴陵之一域为长株潭一体化添彩”的故事。曾有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说过,“发展的质量蕞终体现为人的获得感”。长株潭三市已实现许多项政务服务“跨市通办”、潇湘卡交通文旅一卡通,但在一座城的构筑中,能否真正成为“一家人”,“同城待遇”能否顺畅实现,这是一块检验长株潭一体化融合深度的试金石。

  人口流动会“用脚投票”,选择公共品供给更优的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更是破除心理壁垒的基础。解读这些问题的方式与路径,有许许多多,醴陵事实上也做了不少有目共睹的努力。如湖南工业大学与醴陵市共同推动建设醴陵陶瓷学院,醴陵市中医院与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共建中医专科联盟,诸如此类,不一而足。这些主动乘势而上的努力,自然值得肯定,而当醴陵居民在家门口享受省城级服务,“同城意识”便自然生长。

  “一条心”更在于文化认同。醴陵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与长沙铜官窑、湘潭窑串联为“湘江东岸陶瓷文化走廊”,使千年窑火成为情感纽带。更接地气的是,“醴陵炒粉节”“醴陵捡瓷”等活动——这些通过短视频引爆流量的民生IP,让外地游客感慨“生活在醴陵该多幸福”,也让本地青年从旁观者变为城市代言人。当老百姓觉得融合是“自己的事”,政策推进便形成了合力。

  无论如何,从“接壤”到“无界”,醴陵乘势而上,融入并助力长株潭一体化加速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当前的长株潭一体化加速背景下,唯有用产业升级夯实根基,用民生温度消融边界,让打造株醴新城成为所有人的事,成为群众参与的事,醴陵必将真正乘势而上,进一步为打造长株潭一座城贡献力量。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www.geyiming.com/index.php/post/13043.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项目落户】大华联行促进东莞市三丰精密玻璃科技有限公司落户醴陵经济开发区

【项目落户】大华联行促进东莞市三丰精密玻璃科技有限公司落户醴陵经济开发区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项目落户】大华联行促进东莞市三丰精密玻璃科技有限公司落户醴陵经济开发区   近日,在大华联行的促进下,东莞市三丰精密玻璃科技有限公司项目成功落户湖南醴陵经济开发区。该项目的签约成功,是醴陵市在招商引资的又一重要成果。...

醴陵全力推进“招商引资”活动

醴陵全力推进“招商引资”活动

  湖南频道市州聚焦株洲醴陵市   2015-05-04 09:23:35   红网株洲站5月4日讯(株洲日报记者 李逸峰 通讯员 易康源 贺鹏)“五一”前夕,醴陵市“招商引资年”活动动员大会透露,今年,该市将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年”活动,确保全年引进到位项目资金150亿元以上,策划、开发项目130个,新签约引进项目100个以上,新签约项目履约率、开工...

【株洲市】醴陵经开区迈向国家级千亿园区

【株洲市】醴陵经开区迈向国家级千亿园区

  去年园区技工贸收入保持15%以上增速,预计全年达850亿元   工信部日前公示2023年度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醴陵陶瓷制造产业集群上榜,成为湖南省入围的5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之一。不久前,省发改委公布头部批湖南省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醴陵经开区入选,标志着其打造国家级千亿产业园区迈出关键一步。   醴陵经开区负责人介绍,园区技工贸收入...

株洲加快构建现代物流产业体系16个项目集体签约

株洲加快构建现代物流产业体系16个项目集体签约

  发布40个物流招商项目,16个项目集体签约   华声在线日讯(全媒体记者 李永亮 通讯员 龙子怡)今天,株洲召开现代物流招商大会,发布40个物流招商项目。全国物流业300余名专家和企业代表参会,16个项目集体签约。   集体签约的16个项目,分别由株洲现代物流集团、攸县高新区管委会、石峰区政府、醴陵市政府与中远海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上海格林福德...

醴陵50名新型经营主体学习如何创业创新

醴陵50名新型经营主体学习如何创业创新

  “或许和学员交流时的一句线日上午,在醴陵市神福生态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培训教室里,湖南省乡村创业领雁讲师罗玉花以《新时代背景下农业农创新创业模式及风险管理》为题,给50名农业新型经营主体骨干授课。   此次为期6天的免费培训,由醴陵市农业农村局举办,共开设了《创新绿色农业品牌价值战略》《商务沟通技巧》和《云上智农APP》等17堂课。60个学时的...

总投资20亿!醴陵能保科技产业园开工

总投资20亿!醴陵能保科技产业园开工

  “我宣布,醴陵能保科技产业园开工建设。” 余群明宣布开工。   记者了解到,新开工的能保科技产业园项目位于醴陵经开区中国陶瓷谷,总投资20亿元,占地200亩。其中,一期投资10亿元,占地100亩,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将建设10栋标准厂房及相关附属设施。预计,将引进10家以上企业,可提供约6000个就业岗位,形成一个集陶瓷、电瓷、机械制造、新材料、新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