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厂房土地招商信息 > 正文内容

走在前、开新局答记者问

admin7个月前 (09-21)厂房土地招商信息396

  9月13日,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走在前、开新局”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蓬莱区专场——打造烟台城市副中心,建设新时代人间仙境。蓬莱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王海,蓬莱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王丽丽,蓬莱区农业农村局局长程艳梅,蓬莱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李连科就媒体关心的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大众日报: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中国海上风电国际母港,蓬莱作为母港项目所在地,是如何推进落实这一重要决策部署的,是怎么谋划布局和发展路径的?

  蓬莱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 王海——

  首先,蓬莱具有发展海上风电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

  蓬莱辖区陆域面积1009平方公里,海域面积506平方公里,岸线资源优良,海上风电、海洋工程模块、高技术船舶等海工产业发展多年,形成了三大比较优势。

  一是区位优势。蓬莱位于山东半岛蕞北端,横跨黄渤二海,处于“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经济圈、东北亚经济圈交汇处,也是山东省海上风电规划三大基地中心位置,具备打造海上风电施工安装中心、运维中心、风电装备出口中心的优势。

  二是港口优势。蓬莱海岸线公里,港口码头岸线米,是国内公认的深水良港。现有东港、栾家口港两个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和一处风电母港工作区,建有3-10万吨级泊位11个,为大型船只装卸创造了优良的海运条件。

  三是产业优势。经过多年发展,已吸引法国液化空气、东方电气、上海电气等多家三类500强企业入驻,拥有大金重工、巨涛重工、京鲁船业等骨干企业,以及70多家配套关联企业。2021年园区实现产值85亿元,出口4亿美元,成为全省头部家风电装备制造全产业链园区。

  其次,介绍一下蓬莱风电产业发展的一些情况。

  蓬莱抢抓“建设中国海上风电国际母港”、设立黄渤海新区两大历史发展机遇,积极实施深远海、海外市场“两海”战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先后获得了山东省海上风电特色产业集群和烟台市清洁能源海上风电专业园区称号。

  创新机制,激发活力。2022年1月23日周乃祥省长在省十三届人代会第七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烟台明确提出“建设中国海上风电国际母港”的要求,形成以蓬莱风电母港为核心,全省产业协同发展的新格局,这为蓬莱风电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紧抓机遇,提前布局,成立海上风电产业发展指挥部,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任指挥长、分管领导任副指挥长,从全区抽调精干力量集中办公,并成立国有平台公司,建立“指挥部+平台公司”工作机制。

  高点定位,科学规划。已委托中国电建华东院编制了高质量产业规划,规划面积7.2平方公里,总投资300亿元,打造集风电主机、叶片、塔筒、检验检测、安装运维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形成以海上风电为主,海洋牧场、氢能、储能融合发展的清洁能源生态体系,打造立足山东、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中国海上风电国际母港、国际领先的海上风电产业高地。

  项目建设,初见成效。已建成投产大金重工、法国液化空气等5个项目,总投资64.5亿元;在建上海电气主机、大金重工叶片等6个项目,总投资42.2亿元。重点推进东方电气风电全产业链、山东送变电海缆运维基地等12个项目,总投资135亿元。

  第三,就是乘势而上,谋求更大发展。

  为实现“一年快起步、两年见成效、三年大发展”目标,到2025年园区产值突破300亿元的目标,主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项目应落快落,加快完善装备制造产业链条。以东方电气、法国液化空气等龙头企业的上下游为重点,加强产业链招商活动,跟踪推进发电机、齿轮箱、海缆等项目,争取2022年再签约5个项目,总投资超过60亿元,形成更加完备的风电装备全产业链条。

  深度融合,强化“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加强与哈尔滨工程大学烟台研究院、四川大学青岛研究院、鲁东大学等高校院所的深度合作,加快推进海上风电科创中心、海上风电培训中心、叶片复合材料研发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项目建设,打造产业科创新高地。

  超前谋划,延伸布局新能源产业链。中国华能、上海电气、中集来福士等龙头企业正在加快推动合作,开展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融合、深远海漂浮式风电与光伏、储能及海上制氢项目的技术研发、海上测试等工作,争取国家、省市支持,推进上述项目的快速落地。

  ◉凤凰网:蓬莱是胶东半岛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在后疫情时代提振旅游信心和激发市场活力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在推动文旅产业发展方面还有哪些新的举措?

  蓬莱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 王丽丽——

  全力帮助企业缓解疫情不利影响。积极梳理上级政策措施,编制文旅行业政策指南,今年,为各类文旅市场主体暂退质保金173.5万元,争取纳税补助97.6万元、贴息补助600万元。

  激发消费活力,推动旅游市场复苏提速。一方面打造“仙食蓬莱”品牌。举办“仙食蓬莱”品评大赛,邀请专家、市民和游客对90余道仙境名吃和14个系列的仙境名宴进行品鉴。主流媒体、直播平台开展广泛宣传报道,现场参与和通过媒体收听收看的群众达到5000万人次。随后我们开展了“名吃、名宴、名品、名店”授牌和官方推广,制作了蓬莱美食手绘地图等,进一步叫响了“仙食蓬莱”品牌,弘扬了蓬莱美食文化。另一方面实行国有景区门票优惠。5月20日-7月1日,蓬莱阁、戚继光故里、艾山国家森林公园三家国有景区对烟台、青岛、威海、潍坊、日照等胶东五市免收门票;6月1日-9月30日,除周末和法定节假日外,国有A级景区对全国游客半价优惠,进一步吸引了游客来蓬。另外,发放惠民消费券。开展100万元住宿定向消费券发放活动,加速释放了游客消费潜能。

  深化产业融合,推动新业态加速崛起。康养旅游方面,蓬莱区委区政府充分发挥区位、气候、环境、资源等多重优势,助推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今年6月,蓬莱获评山东省文旅康养强县,成为烟台市唯一入选单位,并获奖励资金1000万元。乡村旅游方面,逐步形成了南部艾山诗画山水带、北部沿海古风民俗带、中部丘山产业风情带和东部海岸果谷农旅体验带四大乡村旅游带,涌现出一批风格独特的网红打卡村庄。今年,蓬莱阁街道水城社区获评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蓬莱阁街道抹直口社区、小门家镇岳家圈村获评省级景区化村庄;大辛店镇旅游民宿集聚区初步通过省级验收;以丘山谷酒庄游览为主线的酒庄风情休闲游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葡萄酒旅游方面,推出高端研学游、拓展团建游、婚庆旅拍游等6大类旅游产品,开发“微醺丘山”“沉醉仙海”等4条定制旅游路线,推动葡萄酒旅游走高端化路线。今年,丘山谷葡萄酒生态旅游区入选省生态旅游区创建单位名单。红色旅游方面,串联红色旅游资源点,打造了“行走的红色课堂”。今年,新开发了红色旅游三日游精品线路,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通过努力,7-8月,蓬莱接待游客380.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5.7亿元,分别恢复到疫情前的78%和82%。

  后疫情时代,蓬莱区将结合生活理念的转变以及消费结构的升级,持续“推动全域旅游升级”,建设新时代的“人间仙境”。

  推动全域旅游提质升级。北部,结合登州古城复兴、蓬莱新城建设,发挥蓬莱阁品牌核心带动作用,重启戚继光故里,推进老北山黄渤海分界线公园及周边提升改造,实现蓬莱阁由点扩面、连山通海带城区的升级转变。中部,以创立葡萄酒“世界之窗”为目标,着力建设国际特色葡萄酒庄聚集区,打造丘山谷乡村振兴特色样板,全力争创丘山谷省级旅游度假区。南部,加快调整生态红线,规划升级,突出艾山国家森林公园、温石汤温泉等“原生态”资源,布局体育健身、自驾营地、精品民宿、温泉小院等生态旅游产品,打造青烟威市民周末休闲游蕞佳目的地。

  用足用好文旅奖补资金。利用省级文旅康养强县奖补资金,着眼于登州古城复兴与蓬莱阁大景区提升,对蓬莱阁景区以西的老北山公园及周边地块进行优化改造。利用好乡村旅游品牌创建补助资金,助力乡村旅游重点村、景区化村庄、民宿集聚区发展和乡村好时节品牌推广。

  以全新的旅游理念引领宣传营销工作。统筹全域旅游资源,确定蓬莱旅游的八个关键词,打造相对应的符合蓬莱气质的景点和网红打卡地。针对不同年龄游客提供多种特色旅游路线,开展有情怀的城市推介。融合“动感”“时尚”“静谧”“灵性”“浪漫”等主题元素,拍摄有创意的旅游宣传片。继续深化八仙文化旅游节、丘山论酒、葡萄酒节等节事品牌,持续提升活动影响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活动品牌。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9月份,中国山东国际苹果节将在蓬莱启动,蓬莱连续三年作为承办方之一,在苹果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苹果产业是如何实现群众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赋能的?

  蓬莱区农业农村局局长 程艳梅——

  自2020年开始,蓬莱连续3年承办中国·山东国际苹果节。近年来,蓬莱将果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抢抓机遇、主动作为,构建起现代苹果规划引领、技术支撑、质量保障、市场营销、政策扶持五大体系,为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条件、夯实了支撑。在烟台苹果产业发展的历程中,蓬莱在诸多领域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做出了巨大贡献。

  示范带动走在前。规划了37平方公里的“东方海岸果谷”,布局科技孵化、品种繁育、农业示范、精深加工、文旅研学5大功能区,为苹果产业发展树立了标杆,作出了示范。

  科技引领走在前。通过“内育外引”,选育自主知识产权品种17个,引进了“红黄绿、早中晚、甜香脆”等不同苹果品种,推广应用果园种草、水肥一体化、无人机喷药等技术,建立了烟台市苹果大数据平台,实现了栽培品种的多样化、果园管理的标准化、平台支撑的数字化。

  精深加工走在前。通过与龙头企业合作,引进高标准智能分选包装设备,建成了苹果交易中心4个,实现年分选果品3.5万吨;支持果品加工企业新上生产线吨,实现了果品向精深加工的转变。四是文旅融合走在前。依托沃森百年果园,深挖烟台苹果起源文化,打造了苹果文化展示馆,讲好蓬莱苹果“老故事”;引导支持尚乎数码、蓬莱文旅生物等文旅企业,以苹果为载体,研发具有蓬莱特色的文创产品,让苹果成为可使用的“文创艺术”、能带走的“蓬莱礼物”。

  发展现代农业产业是拓宽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苹果作为蓬莱区四大农业主导产业之一,种植面积达到37.7万亩,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近年来,蓬莱区有序推进全区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抓示范引导,解决发展模式的问题。重点抓老龄果园更新改造、示范园建设、数字果园建设等重点项目,推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运作模式,加快实现发展转型升级。

  抓技术培训,解决管理水平的问题。高水平编制了蓬莱产区苹果标准化技术规程,通过课堂讲、现场教等方式,提高果农的生产管理水平,确保苹果产业发展提档次、增效益。

  抓招商引资,解决果品销售的问题。聚焦苹果商品化处理中心、电商孵化基地、苹果与苹果酒技术研发等项目,与山东农发集团、中国长城电子科技集团等企业进行洽谈,通过招商引资,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水母网: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蓬莱是如何统筹做好保护历史根脉和新城市建设两篇文章,打造仙境新风貌的?

  蓬莱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 李连科——

  蓬莱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历史遗存比较多,尤其是登州古城的历史文脉、街巷布局保护的都比较完整。2011年,蓬莱就被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目前,蓬莱区正在进行新城市建设,分为四个片区48.8公里,从发展的脉络来看,把蓬莱城市分为历史之城、现代之城和未来之城。历史、现代和未来如何统筹,如何保护好历史根脉,用两句话来概括。

  头部句话,就是以保护为主,慎之又慎的推进古城复兴。古城复兴,指的是登州古城复兴。登州知名度很高,从唐至清,始终是胶东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这里衍生出了神仙文化、海洋文化、港口文化、精武文化等一些地域文化,而且这里名人辈出,故事众多。古城的复兴,坚持的原则就是以保护为主,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保护与开发相互促进,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在规划上。聘请参与过上海五大新城的规划设计团队、参与过雄安新区设计团队,包括深规院、上海现代院等一系列高层次的团队入驻蓬莱,对古城规划反复论证,反复征求意见,这充分体现了区委区政府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审慎态度。另一方面表现在项目的筛选论证上。反复征求意见,遍访当地的文化名人,反复考察古迹,来确定哪个项目可以实施,哪个项目还需要研究。比如,三个历史文化街区即将启动,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丝毫不损伤他的历史,丝毫不影响他的价值;再比如其他的公园建设,定向的评估建不建,什么时候建,必须充分的论证。

  第二句话,以传承为要,适当超前地来推进现代之城的建设和未来之城的谋划。如果说古城是保护性的开发,那么新城就是传承式的建设。文化是蓬莱的优势,也是城市的灵魂,必须一脉相承。一方面,在新城建设上保持一种适度的超前,比如说市民文化活动中心、图书馆、体育场等,在体量和功能的设计上,都定位为烟台的城市副中心需要,它既能够满足未来的发展,也能更好的承接各类文化活动,是传承蓬莱文化的重要载体,将运用新的技术、新的方式来展现、呈现历史文化。另一方面,新城建设不是冰冷的、呆板的一些建筑,必须把蓬莱独有的历史文化符号、元素,融入到建筑中,刻画在公园里,撒落在大街小巷,体现于人民的生产生活中。文化是根,新城再现代,也必须是文化之城,不论是古城还是新城,蓬莱必须是蓬莱,古城新城相互协调、现代历史交相呼应,生态的、宜居的、充满文化气息和活力的蓬莱,就是我们孜孜以求、奋力建设的新时代的人间仙境。

  原标题:《走在前、开新局 答记者问》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www.geyiming.com/index.php/post/3202.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蓬莱区赴北京开展招商引资活动

蓬莱区赴北京开展招商引资活动

  大小新闻客户端从“投资烟台”公众号获悉,近日,蓬莱区委书记林钰涛带队赴北京开展招商活动,围绕文化旅游、生物医药、葡萄酒等产业以及城市更新、总部经济引进,拜访国家有关部委领导,与多家国企、央企进行深入洽谈,达成多项合作共识。   在京期间,考察团一行拜访了中建上信(北京)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陈文豪、融智基金总经理李振生,洽谈在蓬投资建设新能源储能产业项目,明确...

签约2802亿元山东援疆2022年迎来招商引资“开门红”

签约2802亿元山东援疆2022年迎来招商引资“开门红”

  新闻山东新闻齐鲁原创   齐鲁网·闪电新闻2月19日讯2月19日上午,山东援疆•喀什招商引资推介会在南郊宾馆会议室举行。闪电新闻记者了解到,本次推介会有116家企业参加,现场签约项目16个,签约金额达28.02亿元,为2022年山东援疆工作建立了良好的开端。   推介会上,山东省援疆工作指挥部总指挥、党委书记,喀什地委副书记张成伟表示,对援疆而言...

蓬莱荣获“山东省对台招商引资标兵单位”

蓬莱荣获“山东省对台招商引资标兵单位”

  胶东在线日讯(通讯员 刘伟)日前,从山东省委对台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上传来消息,蓬莱等29个县(市、区)荣获“2006年度山东省对台招商引资标兵单位”称号。   据了解,为表彰2006年度在对台经济工作中认真贯彻中央对台方针政策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为推动祖国统一进程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县(市、区),省委、省政府在对全省各县(市、区)对台经济工作...

洞头区委书记郭云强率党政考察团赴山东省烟台市学习考察并开展招商引资

洞头区委书记郭云强率党政考察团赴山东省烟台市学习考察并开展招商引资

  温州网洞头支站讯 5月17日至19日,区委书记郭云强率党政考察团赴山东省烟台市学习考察并开展招商引资,通过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做法,探寻地方发展的“密码”,切实将“他山之石”转化为推动洞头高质量发展的务实之策。区领导刘素婷、汪慧平等参加考察。   区党政考察团一路北上“取真经”,从陆地到海上,从企业到项目现场,从产业发展到城市规划,一路考察学习、一路问策问计,详细触摸...

烟台“智造”骨干企业跑出倍增“加速度”

烟台“智造”骨干企业跑出倍增“加速度”

  制造出“蓝鲸一号”“蓝鲸二号”等大国重器的中集来福士烟台基地。A10-A11版图片/受访者供图   艾迪精密智能工厂已批量应用自主研发生产的工业机器人。   荣昌生物公司研发团队开展连接子-******的合成和纯化工作。   大金重工在蓬莱自建重件码头,配置起重能力1000吨的...

2017蓬莱(香港)招商引资暨城市形象推介会在香港举行

2017蓬莱(香港)招商引资暨城市形象推介会在香港举行

  人民网香港8月16日电 (辜雨晴)2017蓬莱(香港)招商引资暨城市形象推介会15日在香港举行。推介会由蓬莱市副市长宋军委主持,蓬莱市委书记杨原田、香港国际经贸合作协会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席周海明及冀鲁旅港同乡会理事长王家惠在会上致辞。中央政府驻香港特区联络办公室社会工作部部长杨茂、社团联络部副部长陈小兵、人民网香港公司总经理李海元、香港中国企业协会上市公司委员会理事长刘天倪、爱德新...

蓬莱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加速跑”

蓬莱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加速跑”

  本报蓬莱讯投资50亿元的蓬莱北斗产业园项目不到半年时间主要土建工程已近尾声、总投资30亿元南王山谷葡萄酒旅游文化产业园建设如火如荼,加速向全产业链布局;投资6亿元的ABCSN新兴工程塑料、6亿元的恩威养生度假、3亿元的蓬莱瑞博生物制药等一批前景好的项目相继签约落户……   一边是项目建设现场的激战正酣,一边是招商引资领域佳音频传,上演了一场项目整体推进“加速跑”。...

“画河一条线”串起如画生活蓬莱区新城市建设破除顽疾惠及民生

“画河一条线”串起如画生活蓬莱区新城市建设破除顽疾惠及民生

  (YMG全媒体记者 陆启飞)画河,作为蓬莱的母亲河,一度陷入“雨季过洪水、旱季没流水、平时是污水”的窘境,备受市民诟病。如今,画河变身为绿意遍布的崭新水脉,穿梭在城区中心,成为蓬莱城市环境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沿着画河东路一路前行至钟楼西路至府后路段,两侧驳岸修整一新,景观小品点缀其中,沿河步道平坦开阔,实木榫卯结构的凉亭尽显古典风情。已建成开放的上水门遗址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