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进阶“中部非省会头部城”
宜昌以89亿元的微弱优势险胜襄阳,夺得2024年中部地区非省会城市经济总量头部城。
2024年,宜昌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经济总量突破6000亿元,达到6191亿元,四年连跨两个千亿台阶,主要指标增速延续了高于全国、快于全省的向好态势;襄阳全市经济总量为6102亿元,同比增长5.9%,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0.9、0.1个百分点。
从2023年的落后87亿元到2024年的领先89亿元,宜昌何以反超襄阳,成为“中部非省会头部城”?工业是宜昌崛起赶超的关键。过去的一年,宜昌产业转型势头强劲,现代化工新材料、生命健康、新能源及高端装备、大数据及算力经济、文化旅游“3+2”主导产业加快壮大。2024年,宜昌生命健康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千亿级产业达到3个。新增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品种11个,总数达到51个、全省第1。算力规模突破2000P,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营收突破700亿元。
宜昌产业快速发展,得益于创新引擎强劲驱动。2024年12月,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4》,宜昌分别位列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指数排名第56位、全国城市创新能力百强榜第57位,均较2023年度提升7位。23个项目获湖北科技奖,位列全省第2。全市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速15.8%,占GDP比重达到2.99%,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突破1700家、340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0.85%。国家专利金奖实现“零”的突破。
宜昌绿色能源充沛、矿产资源丰富、内陆港口通达、产业基础雄厚、创新要素集聚……在今年湖北省“两会”上,湖北省委赋予了宜昌“打造成为汉襄宜‘金三角’的重要支撑、长江大保护的重要展示窗口、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三个重要”的新定位,并提出了“六个奋勇争先”的新要求。
今年是决胜“十四五”、谋划“十五五”的重要一年。2025年宜昌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深入实施“双碳引领、枢纽赋能、强产兴城”发展战略,预计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5%,进出口总额增长7.5%,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
宜昌工业基础扎实、底蕴深厚。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宜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之举。今年2月6日,宜昌召开全市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大会,并印发《2025年“重大项目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2025年宜昌市深化“五个一”工作机制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方案》等,对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推进高质量招商引资进行了深入部署。这是宜昌连续两年“新春头部会”聚焦新型工业化发展,彰显了宜昌坚持“工业强市、产业立市”不动摇的鲜明态度。
2025年,宜昌全市力争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800个、投资额不低于5000亿元;新竣工亿元以上项目500个、累计完成投资不少于100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2000家、3500家;加快壮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现代化工新材料产业产值突破1700亿元、精细化工占比达50%,生命健康产业产值突破1100亿元,新能源及高端装备产业产值突破900亿元,大数据及算力经济产值突破1000亿元……
能为必可成,一切皆可期。期待宜昌在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中奋勇争先。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