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质效驱动激活投资消费“双引擎”
强化质效驱动,激活投资消费“双引擎”
河北日报-06版:邢台观察-2025年02月10日
邢台着力抓投资促转型优环境,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8%,增速创近5年新高;县域特色产业集群继续领跑全省,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数量全省头部;县域科技创新能力整体跃升,C类县全部退出,A类县达到10个,获得奖励资金全省头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入企扫码”入选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督查典型案例……在1月22日召开的邢台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市政府工作报告亮出一年来的成绩单令人鼓舞。
今年,邢台市聚焦稳投资促消费、产业升级转型、深化改革开放等领域,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激发经营主体动力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向好。
2月2日,邢台经济开发区中车新能源装备生产基地,大型起重汽车吊、曲臂车忙碌不停,工人在作业点位上进行焊接施工,总长708米的厂房——风机叶片生产车间建设如火如荼。
“车间预计月底前完成封顶,4月底达到试生产条件。”风机叶片生产车间施工方项目经理石星说,作为省重点项目,项目工期紧、任务重,春节期间工人坚守岗位,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作为去年邢台市重点引进的新能源装备产业龙头项目,该项目总投资53亿元,建成投用后可年产百米级风机叶片数百套,能够满足“十五五”期间华北区域的供应,为河北地区的海上风电项目提供有力支撑。
去年,邢台深入推进“工业立市”战略,实现产业项目扩规提质。邢钢搬迁升级项目主体完工,引进中车新能源装备、中船氢能制储、新疆特变电工等单体投资超50亿元新能源装备项目5个。17家深圳电子信息及数字产业相关企业入驻深圳电子信息产业园,独角兽企业所托瑞安落地投产。39个京津冀协同发展合作项目落地开工,北大荒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迁至邢台,央企二级子公司落户实现零的突破。邢台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6.1%,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8个百分点。
国债项目引领增长。156个增发国债项目完工147个,完成投资115.28亿元。首批53个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全部开工,获批国债资金43.18亿元。
充分释放消费潜力,邢台市围绕消费品以旧换新,以7.3亿元政策资金拉动63.6亿元消费。快递业务量首次突破10亿件,农村电商网络零售额连续48个月全省头部。大力激发市场活力,全面落实助企帮扶系列政策,新增退减缓税费35.58亿元,新增贷款664.35亿元,增速全省第二。经营主体总量达到96.6万户,新增企业2.56万户,增速全省头部。
今年,邢台市聚焦稳投资促消费,扎实推动投资消费质效年建设,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加力扩围落实“两新”政策,推动商旅文体展融合发展,积极培育邢台消费品牌等;实施重点项目质量提升行动,高效推进特变电工等重大项目,加快邢钢等搬迁项目建设,争取更多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专项债,推动青山水库、野沟门水库等重大增发国债项目完成序时进度,大陆泽、宁晋泊蓄滞洪区防洪工程汛前投用;实施招商引资提质增效行动,坚持以商招商、以企引企,开展产业链招商,精准招引一批潜力型、枢纽型、互补型龙头企业。
2月6日,宁晋县贾家口镇黄儿营西村工业园区,亚星线缆集团有限公司的海底电缆生产车间,一根根铜丝,经过拉丝、绞线、绝缘等生产工序,快速绞合成中压海底电缆,整齐缠绕在轴盘上。与此同时,高压海底电缆生产设备正在加紧进行安装调试。
“海底电缆是海上风电结构的重要一环,属于高附加值线缆,市场前景广阔。”亚星线缆总经理徐文栓说,为进一步推动企业转型升级,2023年公司投资15.5亿元上马亚星海底电缆项目,采用国际一流的先进设备和生产工艺,可生产大长度、中高电压等级海底电缆,投产后将填补我省在该领域的空白。
宁晋县大力推动电线电缆产业规模化集聚,目前拥有电线家,实现了集群化发展、集约化生产。去年以来,该县积极探索“共享制造”新路径,引导电线电缆产业共享管理、共享产能、共享品牌,以“共享智造”赋能特色产业集群向“新”而行。
去年,邢台市围绕新材料和食品加工主导产业,推动关联集群跨县域联动发展,规上企业均突破100家,产业营收均突破400亿元。清河县以清河羊绒等产业集群为突破,引领全市产业集群整体提档升级,打造新华·慈星羊绒针织数字化共享工厂、新华·事坦格羊绒一线成型研究院等共享“领跑者”企业。隆尧县大力发展食品产业,推进食品标准产业园等项目29个,总投资38.14亿元。南和区依托本地宠物食品和健康食品龙头企业,新建和投产了一批强链补链项目,已竣工12个。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头部动力。邢台市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增强,全市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150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分别达到900家和34家。以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推动传统优势产业换挡提速,去年,邢台技改投资增长33.1%,全省第二;规上工业企业全部上云,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达59.1%,全省头部;两化融合水平实现三连增。
新的一年,邢台聚焦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新材料和食品加工两大主导产业扩规提质,壮大新能源装备、电子信息产业,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以沙河玻璃、临西轴承、宁晋线缆、隆尧食品、清河南宫羊绒、平乡广宗自行车童车为突破,引领全市产业集群整体提档升级,培育一批“数字领航”企业和智能工厂,新建一批工业互联网节点和创新发展项目,生产设备数字化率等关键指标保持全省领先。
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提振经营主体信心,优化营商环境是关键之举。
1月23日,位于邢台高新区的邢台浩宁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无尘车间内,工人正在加紧赶制一批蓝牙音响。
浩宁电子是邢台高新区从深圳招引来的头部家电子信息企业。“当年在深圳的发展陷入瓶颈,准备转移生产基地,优质的营商环境和满满的招商诚意,让我们选择了邢台。”该公司董事长李建立说,项目一落地,邢台高新区便成立了工作专班,提供一对一帮代办服务,高效帮助解决供电、道路、用工等问题,企业仅用112天就实现产品下线。如今,浩宁电子新增的4条生产线基本安装就绪,配套引进的5个产业链项目正在收尾,今年产能预计将实现爆发式增长。
“优良的营商环境是回邢办企业的重要原因之一。”邢台柏乡籍的企业家滑劭宁与李建立有着同样的感受。他所在的河北奥索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首家实现3英寸压电单晶材料批量化生产的企业,打破了国外对压电单晶材料的垄断。
“当年企业有新材料科技成果需要落地转化,柏乡县立即成立专门招商团队与我们进行多次洽谈。”滑劭宁说,项目落地后,柏乡县又成立了县领导挂帅的包联团队,从项目落地、开工建设到投产,都有专门工作人员跟踪服务、全程帮办,还主动为企业申请科技创新专项资金,提供金融、法律、建筑设计等各方面咨询服务,推动企业快速落地投产。
去年,邢台市坚持改革创新,化解瓶颈制约,以更加精准、高效、优质的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出台《邢台市优化营商环境部门改革举措(头部批)》,分类型分阶段建立项目清单台账,完善联合督导、联合评估机制,强化从立项到竣工的全过程管理,创新实施涉企执法检查“入企扫码”制度,设立市级产业集群服务中心,全面开展为企帮办代办服务。
营商环境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今年,邢台市将进一步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抓好“双盲”评审、远程异地评标,规范完善招商安商机制,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严格落实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巩固“入企扫码”改革成效,完善政企常态化沟通机制等,持续纵深推进营商环境领域改革,以政府服务的暖心增强企业发展的信心,激发发展内生动力。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