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永川:再添一条高铁线综合影响力获提升|渝昆高铁川渝段通车在即
9月29日,渝昆高铁川渝段(重庆—宜宾)将迎来通车。永川南站作为川渝段上六个新建车站之一,目前已完成全部建造工作,蓄客待发。
渝昆高铁川渝段上的永川南站站台。
渝昆高铁穿越永川,也使得永川在继成渝高铁后,拥有了第二条高铁线。作为渝西重镇,永川会迎来哪些新的发展机遇?
9月27日,永川区相关部门负责人分别向封面新闻记者勾勒出高铁带来的新发展机遇。
“当前,永川区正全力推进‘2515’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渝昆高铁川渝段的开通,将大幅缩短永川与重庆主城、泸州、宜宾等地的时空距离,进一步密切永川与周边地区的产业合作与联动。”永川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坦言,高铁新线路开通,将为永川带来三大显著利好。
首要之利,即推动产业深度交流与合作,强化区域协同发展。“高铁通车将助力沿线城市产业链上下游的高效协作,促进区域内产业链延伸与补强。”永川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举例说,比如永川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与宜宾动力电池产业、永川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与泸州装备制造产业的合作将进一步深化,为双方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高铁拉近了时空距离,也必将促进各要素间的高效流动,从而激发创新的活力,这便是高铁带给永川的第二大利好。
永川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高铁通车将有效降低交通运输成本,推动资金、人才、科技等高端要素沿线流动与集聚。永川高新区与永川综保区两大国家级平台紧邻永川南站,高铁便利的交通条件将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的深度融合,加速永川区创新驱动发展。
“此外,高铁开通还将拓宽市场渠道,提升永川品牌影响力。”该负责人认为,此举可为永川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并进一步提升永川城市的综合影响力,助力实现“产业强区”目标。
而如何利用渝昆高铁这一交通大动脉,进一步提升永川的整体竞争力,也是永川区努力的方向。
永川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永川主要将采取三条路径来实现这一目标。
头部条路径便是通过高铁优势,积极对接国家战略,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与交流,通过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其他城市的紧密合作,共同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同时,通过高铁带来的便利条件和带动效应,吸引更多高端产业和企业入驻,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区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加快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化产业集群提供有力保障。
此外,永川还将通过高铁的快速运输能力,更好地连接国内外市场,促进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为渝西国际开放枢纽提供强大动力。
力争2027年轨道交通装备产业产值上百亿
具体到产业发展层面,永川区早已动作频频。
永川高新区管委会经济发展局局长刘智敏介绍,永川区政府与国家铁路局装备技术中心、北京交通大学已经签订合作协议,将在永川共建国家级综合型铁路行业科技创新研究院。
“永川高新区将以渝昆高铁川渝段开通为契机,大力推进国家级铁路创新研究项目落地落实,建设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制造产业园,推动轨道交通装备领域成果在永川先行先试。”
国家级高新区——永川高新区凤凰湖园区。
刘智敏进一步介绍,永川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制造产业园占地面积约3000亩,总投资约90亿元,围绕轨道交通整车生产,建设上下游配套产业园,为整车及零部件生产提供生产及生活配套,打造城轨及市域(郊)铁路车辆整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轻量化轨道交通新材料基地、轨道交通零部件出口基地、轨道车辆整车及部件试验检测基地以及氢能源生产基地。
“力争到2027年,轨道交通装备产业产值达百亿元。”刘智敏说,永川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
时速350公里的高铁列车,让永川到达泸州、宜宾等川南城市的时间缩短到1小时之内。在永川区招商投资促进局招商合作科科长朱斌看来,这正是发展招商引资的好时机。
“可以预计,渝昆高铁川渝段开通,将改善沿线地区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企业和项目落户。便捷的交通条件将降低企业的运输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朱斌认为,另一方面,沿线城市可以依托高铁优势,加强与发达地区的产业对接,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
朱斌表示,下一步,永川以重庆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为基础,围绕永川区制造业“2515”、数字经济“1437”、现代农业“1331”产业体系,持续深化产业链研究,多措并举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具体来说,首要任务是紧紧抓住国家战略腹地建设、关键产业备份和市域副中心建设的机遇叠加期,进一步加强央(国)企与地方融合发展的招商工作,主动向上对接,不断深化合作,寻求发展契合。
其次,重点围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摩托车及零部件、纤维及复合材料、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航天装备、智能检测装备、能源装备、元宇宙及科技影视等产业链以及军品、孤源产品、独线产品等精心谋划项目,主动建立对接渠道,推动项目快速落地。
此外,永川还将以内陆创新区和国际枢纽城建设为发展先机,围绕临江、临空和临港建设,建立枢纽+通道+物流+经贸+产业联动发展的模式,用开放平台吸引企业投资。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