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清市推进高质量发展走在前
工业经济“头号工程”迈上新台阶。实施传统产业技改升级行动,实施技改项目103个,获批奖补资金1006万元。抓好企业梯度培育,规上工业企业达267家,组织6家企业申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新增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4家,承办全省优质中小企业挖潜强基试点工作现场会。举办2024轴承产业供需对接暨智能制造合作交流大会及智能制造工业博览会,吸引430家企业参展,成交额达1.1亿元。
科技创新“头部动力”取得新成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1—7月份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8.4%,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4.75%。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新增省创新型中小企业46家,获批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家、省重点实验室1家。以省人才引领县域高质量发展试点县为抓手,申报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项目20个、泰山产业领军人才项目2个,引进外国专家4人、高层次协同创新人才20人。
投资消费“双轮驱动”跑出新速度。坚持“项目为王”理念,高标准谋划实施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135个。发挥挂图作战和要素保障指挥部、全生命周期平台作用,重点项目建设提速提效,截至8月底,省、聊城市重点项目投资分别超时间进度38.5个和38.4个百分点。开展“黄河大集·临清年货节”“惠享水城·钜惠临清消费季”等活动。
保供给、守底线,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坚持“稳面积、增单产”,小麦种植连续4年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长”。实施高标准农田提升改造3万亩,新增“吨半粮”产能区5.9万亩、核心区产量突破1700公斤。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入选“全国头部批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全省“平安农机”创建活动现场观摩会在临清召开。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帮扶带动能力持续增强。常态化落实帮扶政策,实现应纳尽纳、应帮尽帮。
抓特色、谋共富,乡村产业蓬勃发展。拥有省级以上龙头企业6家、农民合作社38家,“远大农机专业合作社全链条精细化托管服务”经验做法入选全国农民合作社典型案例名单。编制《桑黄全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举办头部届黄河故道古桑园桑黄会议暨头部届金耳(临清)产业会议。探索智慧方舱联农带农新路径,建成3处智慧方舱金耳共富示范基地,平均每舱每月收入1万元。
强引领、优环境,和美乡村宜居宜业。坚持片区引领、示范带动,梯次培育总投资6.3亿元的5个乡村振兴示范片区,谋划实施项目47个、其中过千万元项目10个。开展“双百工程”暨村庄清洁行动,推动5个省级和美乡村示范村建设,入选省“整县域推进乡村生态振兴”重点县。统筹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生活污水治理等工作。打造“乐道临风”农村公路品牌。
以改革之举增动力。做好“四争一创一转”工作,形成省级以上改革成果85项,承接省级以上改革试点23个,召开省级以上现场会9次,省级以上发文推广53项。深化“放管服”改革,探索建立环评、取水许可“告知承诺制”,高标准建设“智能化统一制证中心”,推进“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推进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建立“链长+专班+帮包”工作机制,加快推进“标准地+承诺制”改革。
以开放之势激活力。深入推进港产融合发展,保税物流中心获省政府批复,是今年全省唯一一个获批建设的保税物流中心。抓好招商引资工作,签约临清轴承科创园、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制造等招大引强项目5个,1—7月份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1.08亿元。全力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1—7月份进出口完成22.8亿元,实际使用外资1009万美元。
以环境之优强引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探索完善“诚信+容缺”“信用+告知承诺”等机制,打造“美德临清”信用品牌。推进雄商高铁临清段、济临高速临清段、德上高速临清连接线等重大交通设施建设。谋划钞关片区环境整治、国棉1960文化创意园、贡砖文化产业园等文旅项目,举办“2024冬游临清贺年会”、第二届戏剧美食文化节暨国棉1960·拾光潮乐汇活动,吸引游客189万人次、带动消费17.4亿元。
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突出就业优先导向,新增就业3613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1亿元。加快推进房票政策落实,1038户群众喜圆安居梦。打通启秀路南段“断头路”,新建改造6处“口袋公园”,20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进场施工,527处雨污混接点完成改造。创新开展区域综合水价改革,入选省区域综合水价改革先行区。深入开展“正能量”宣传,央视新闻联播和新闻频道、山东卫视新闻联播39次宣传报道该市亮点工作。
持续扩大公共服务供给。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实施化解大班额、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学前教育建设项目3个,省级教育强镇筑基试点乡镇达到2个。建成聊城市首个县域医共体“中心药房”,改造提升160个薄弱村卫生室。加快推进“四级”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全面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工业经济“头号工程”迈上新台阶。实施传统产业技改升级行动,实施技改项目103个,获批奖补资金1006万元。抓好企业梯度培育,规上工业企业达267家,组织6家企业申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新增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4家,承办全省优质中小企业挖潜强基试点工作现场会。举办2024轴承产业供需对接暨智能制造合作交流大会及智能制造工业博览会,吸引430家企业参展,成交额达1.1亿元。
科技创新“头部动力”取得新成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1—7月份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8.4%,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4.75%。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新增省创新型中小企业46家,获批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家、省重点实验室1家。以省人才引领县域高质量发展试点县为抓手,申报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项目20个、泰山产业领军人才项目2个,引进外国专家4人、高层次协同创新人才20人。
投资消费“双轮驱动”跑出新速度。坚持“项目为王”理念,高标准谋划实施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135个。发挥挂图作战和要素保障指挥部、全生命周期平台作用,重点项目建设提速提效,截至8月底,省、聊城市重点项目投资分别超时间进度38.5个和38.4个百分点。开展“黄河大集·临清年货节”“惠享水城·钜惠临清消费季”等活动。
保供给、守底线,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坚持“稳面积、增单产”,小麦种植连续4年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长”。实施高标准农田提升改造3万亩,新增“吨半粮”产能区5.9万亩、核心区产量突破1700公斤。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入选“全国头部批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全省“平安农机”创建活动现场观摩会在临清召开。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帮扶带动能力持续增强。常态化落实帮扶政策,实现应纳尽纳、应帮尽帮。
抓特色、谋共富,乡村产业蓬勃发展。拥有省级以上龙头企业6家、农民合作社38家,“远大农机专业合作社全链条精细化托管服务”经验做法入选全国农民合作社典型案例名单。编制《桑黄全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举办头部届黄河故道古桑园桑黄会议暨头部届金耳(临清)产业会议。探索智慧方舱联农带农新路径,建成3处智慧方舱金耳共富示范基地,平均每舱每月收入1万元。
强引领、优环境,和美乡村宜居宜业。坚持片区引领、示范带动,梯次培育总投资6.3亿元的5个乡村振兴示范片区,谋划实施项目47个、其中过千万元项目10个。开展“双百工程”暨村庄清洁行动,推动5个省级和美乡村示范村建设,入选省“整县域推进乡村生态振兴”重点县。统筹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生活污水治理等工作。打造“乐道临风”农村公路品牌。
以改革之举增动力。做好“四争一创一转”工作,形成省级以上改革成果85项,承接省级以上改革试点23个,召开省级以上现场会9次,省级以上发文推广53项。深化“放管服”改革,探索建立环评、取水许可“告知承诺制”,高标准建设“智能化统一制证中心”,推进“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推进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建立“链长+专班+帮包”工作机制,加快推进“标准地+承诺制”改革。
以开放之势激活力。深入推进港产融合发展,保税物流中心获省政府批复,是今年全省唯一一个获批建设的保税物流中心。抓好招商引资工作,签约临清轴承科创园、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制造等招大引强项目5个,1—7月份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1.08亿元。全力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1—7月份进出口完成22.8亿元,实际使用外资1009万美元。
以环境之优强引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探索完善“诚信+容缺”“信用+告知承诺”等机制,打造“美德临清”信用品牌。推进雄商高铁临清段、济临高速临清段、德上高速临清连接线等重大交通设施建设。谋划钞关片区环境整治、国棉1960文化创意园、贡砖文化产业园等文旅项目,举办“2024冬游临清贺年会”、第二届戏剧美食文化节暨国棉1960·拾光潮乐汇活动,吸引游客189万人次、带动消费17.4亿元。
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突出就业优先导向,新增就业3613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1亿元。加快推进房票政策落实,1038户群众喜圆安居梦。打通启秀路南段“断头路”,新建改造6处“口袋公园”,20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进场施工,527处雨污混接点完成改造。创新开展区域综合水价改革,入选省区域综合水价改革先行区。深入开展“正能量”宣传,央视新闻联播和新闻频道、山东卫视新闻联播39次宣传报道该市亮点工作。
持续扩大公共服务供给。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实施化解大班额、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学前教育建设项目3个,省级教育强镇筑基试点乡镇达到2个。建成聊城市首个县域医共体“中心药房”,改造提升160个薄弱村卫生室。加快推进“四级”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全面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