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龙泉:人文青春交相辉映的品质之城
“人文”与“青春”,共同勾勒出丽水龙泉这座城市的风貌。
龙泉,这座被品质所定义的城市,也以它独有的魅力吸引着无数青年的目光与脚步。龙泉青瓷、龙泉宝剑作为文化瑰宝,在世代匠人的精心雕琢中,绽放出前所未有的新光彩,而青年则以满腔的热情与无限的创意,激发剑瓷产业的无限潜能。
在窑望青创园一期,青年创客艾可洛正细细打磨着手中的瓷器。从中央美院毕业,只身来到龙泉创业追梦的他,致力于龙泉青瓷的创新,从美学创意出发,让青瓷更年轻化、更艺术化,生活津贴、场地租赁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等政策缓解了初创期燃眉之急的资金问题,让他也能够慢慢安心,能够在龙泉逐步落脚。
“一来到龙泉,我就喜欢上这里,不仅因为它是青瓷的发源地,更因为这里环境得天独厚。”艾可洛说,从五湖四海到龙泉创业的同行越来越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圈,让他有了更多归属感。
在龙泉,许多像艾可洛一样的创业青年正点燃创业的小火苗,与城市发展彼此见证、共同成长。近年来,龙泉聚焦青年诉求,关注青年发展,将城市战略优势转化为青年发展优势,将青年创造奋斗之力转化为城市跃迁升级之能。
2021年,龙泉率全省、全市之先提出了“打造青春品质城市”的战略构想,并于次年通过《关于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的决定》,“龙泉市支持青年创业创新政策十二条”“1+N人才科技新政”等一批高含金量的扶持政策相继出台,从吃、住、创等方面为青年创业群体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比如,对初次来龙泉考察创业项目的个人或团体提供蕞高1500元的路费补贴、“青创服务驿站”实现青年就业创业事项一站式通办,“望瓯·陶溪川”青年人才驿站为来龙泉创业、实习的青年提供蕞长14天的免费食宿,对于入驻青年众创空间的个体和团队免费提供30至500平方米的创业场所……这一处处服务细节无不彰显着一个城市对青年人创业和生活细致入微的关心。
对广大青年来说,选择一座城,往往意味着选择一种发展理念,龙泉贴近年轻人需求的种种举措,实现了一个城市对年轻人巨大的吸引力:2023年以来,通过“龙漂涌入”和“龙青回归”工程,引进青年创业团队800余支,上海、河南、四川等24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青年英才纷至沓来,越来越多的“龙漂”成为了“新龙泉人”。
赵蒙福也是被龙泉吸引的一名创业青年。“我们刚来龙泉,政府帮我们把创业启动资金都解决了。”赵蒙福告诉记者,得益于“青易贷”项目,让他这个异地来龙泉,社保还未满6个月的创业者顺利拿到10万元贷款,“一下子解决了运转资金不足的燃眉之急,工作室很快成功运转。”
为打破青年人才成长的资金瓶颈,龙泉围绕青年创业金融需求,推出“青创贷”“青易贷”等金融产品,实现“低息+零息”贷款,为青年创业授信10亿元。为了更好地为人才服务,龙泉还建成“青年·人才服务中心”,实现服务事项“一窗受理、联合审批、统一出件”,营造全链条、全天候、全过程的政务服务新生态,青年相关事项办理提速50%。
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离不开青年人创业创新的平台。龙泉为青年打造创新创业“生态圈”,先后推出窑望、河滨坊、青创园三期等青创空间,以“政府供给+场地补贴”实现青创客“拎包创业”,并免费为青年提供“产品生产+非遗展示+线上销售”等多功能集成平台,打造“前期零成本孵化,后期低成本经营”的创业模式,为青年节约创业成本2000多万元。
龙泉不仅关注青年创业“大事”,还将服务进一步延伸到青年的日常生活——创新推出“青创一卡通”,发放1200余张“青年友好卡”,为青年提供专属折扣;布局“清泉夜校”,开设阅读、咖啡、调酒、舞蹈、绘画、乐器等课程70余课时,点亮青年潮流“*********”;举办亲青恋、推理社交、青年沙龙等青年聚场活动100余场,为青年营造“家的温暖”。
“深化”“物化”“转化”做深做实
龙泉,因剑而得名,凭瓷而生辉。龙泉青瓷与宝剑历经千年沉淀,历史悠久,闻名天下。
近年来,龙泉市致力推进剑瓷文化“深化、物化、转化”,延伸剑瓷历史经典产业链,推动青瓷宝剑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截至目前,龙泉剑瓷产业共有经营主体7500余家,其中剑瓷企业1260余家,剑瓷从业人员3万余人。
输入设计图纸、开启3D打印……在龙泉河滨坊青创园二期工作室,身为“00后”的程前在三维数控雕刻平台上耐心操作,耗时5个小时,将一只杯子从图纸变为实体。
“龙泉很多青瓷工作室、工厂都有设计打样的需求,按照传统方式,要经过设计、泥塑、注浆、上釉等多道工序,周期比较长。而采用数字化方式,能够大大提高打样效率。”程前告诉记者,将龙泉剑瓷元素融入数字藏品设计,通过数字科技与文化创意深度融合,让非遗技艺以更新潮、更年轻化的方式走进大众视野,融入现代生活。
“转型升级”是传统产业发展的主题。为驱动剑瓷产业迭代升级,龙泉将剑瓷产业与3D数字陶瓷打印、釉料研发、数字藏品、大漆工艺、钧瓷技艺等多项行业新工艺深度融合,推动历史经典产业历久弥新。
为了借助高校资源优势,解决剑瓷产业发展中的短板,龙泉组织成立了故宫博物院龙泉窑研究中心、龙泉剑瓷文化研究院,实体化运营中国美术学院龙泉研究院、景德镇陶瓷大学龙泉研究院,实现“政产学研用”的创新融合与共同发展。
“我们与研究院谋划一批合作项目,充分利用研究院在学术理论、艺术教育、数字科技、产品设计等方面的优势与实力,赋能剑瓷产业高质量发展。”龙泉市青瓷宝剑产业局相关负责人说。
此外,设立龙泉青瓷宝剑技师学院、丽水职业技术学院龙泉分院,开展青瓷宝剑技艺传承专业课程,为本土培育4000余名剑瓷人才;通过聘请创业导师指导、开展暑期陶瓷技艺培训、组织创业沙龙交流会、举办创业创新大赛等方式,提升青年创业能力。
在深化院校合作、加强人才培育的同时,龙泉建立全国首个刀剑及日用刀具产业链标准体系,先后出台《龙泉青瓷生产操作规程》《“浙江制造”团体标准》等10余部省级地方标准,并发布《传统龙泉青瓷瓷土和紫金土的标准化生产及应用》,通过建立龙泉青瓷制瓷泥釉料的理化技术标准、加工标准及规范,为日用瓷批量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走进龙泉市青瓷资源开发服务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流水线一派繁忙,经原料投放、注水打浆等标准化生产流程后,就产出了标准化、高品质的瓷土。
瓷土原材料的标准化工作是青瓷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2022年,龙泉市谋划了青瓷原材料标准化建设项目,通过“国有资本+民间资本”共同入股的方式,组建了龙泉市头部家混合所有制企业——龙泉市青瓷资源开发服务有限公司,实现瓷土标准化的生产加工。
“瓷土公司在生产上以标准化、机械化为主,在研发上建有研发中心、检测中心、实验室,可以有效满足龙泉瓷土市场需求。”据总经理张一林介绍,目前公司已研发覆盖龙泉青瓷5大类14个品种的胎料产品和梅子青釉、粉青釉、天青釉、龙泉白釉等4类基本釉料,依托采购的新生产线设备可实现日产成品泥达60吨。
在龙泉,越来越多的工匠将剑瓷文化融入日常生活——青瓷手机共鸣音箱远销美国、德国;竹与青瓷巧妙结合的青瓷公筷成为消费者新宠;青瓷咖啡杯、青瓷餐具、青瓷茶具等各式青瓷日用品褪去昂贵的标签,“拥抱”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
深耕剑瓷宝地,延续千年匠心独运。龙泉剑瓷产业正以全新的姿态,迈向更广阔的未来。
历史是城市的根脉,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近年来,龙泉全面打响“文润龙泉 臻致品质”文化品牌,以文塑城、以文兴旅,塑造龙泉的“人文品质”。
走进龙泉西街国家历史文化街区,一面是活态传承的剑铺、打铁铺、弹棉花铺等老字号,一面是青年文创、时尚餐饮、精品民宿等网红打卡点。在新业态的加持下,烟火气十足的传统老街现已蜕变成了时尚的集聚地,茶馆、酒馆、咖啡馆、文创等时尚小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从西街33号的“龙泉娜妮”、西街42号的“芝田咖啡”,到水塔咖啡等,休闲业态与非遗元素相融合,赋予了老街新的生机。
西街是龙泉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随着龙泉“产城融合、景城一体”全域旅游发展模式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城市“洼地”成为文创街区,文旅市场的消费潜力得到不断释放。
一座有魅力的城市,离不开文化的熏陶。为了彰显城市文化魅力,龙泉启动中国头部部刀剑类专志《龙泉宝剑志》和浙江头部部青瓷类专志《龙泉青瓷志》编纂工程,举办世界青瓷大会、中国(龙泉)灵芝大会,吸引20余个国家和地区参会参展,推动龙泉剑瓷走进国家博物馆,传播覆盖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龙泉还将传统技艺与全域旅游相结合,打造令人耳目一新的文旅新业态,推动非遗传承。
这个夏天,龙泉市宝溪乡溪头村迎来了客流的小高峰,不少游客、研学团队慕名而来。为致力做好龙泉青瓷文化转化文章,龙泉打造了“不灭窑火”文旅IP,在宝溪乡溪头村创新推出“不灭窑火”龙泉青瓷传统龙窑烧制技艺活动,再现传统龙窑点火、开窑等场景。迄今为止,“不灭窑火”活动已连续举办7年130余场次,“不灭窑火”也成功获评省示范级文化和旅游IP。
让文化融入城市、让城市更有品位。如今,龙泉深度挖掘青瓷、宝剑文化内涵,通过“文化+旅游”的形式,加快文化的旅游化转变。2023年,龙泉实现旅游总收入30.1亿元,同比增长15.4%;接待游客279.9万人次,同比增长31%。
望瓯·陶溪川文创街区、青瓷小镇、宝剑小镇等一批城市文化地标拔地而起;“一剑钟情·从瓷开始”风情游、“海丝瓷源”等叫好又叫座的精品旅游线路相继推出;“江南之巅·天空越野赛”“乡村文化漫游活动”等特色活动举办;温德姆酒店、鸥鹭忘机酒店、望瓯·陶溪川酒店等高品质的酒店民宿建成投用……一个拥有高水平旅游业态、高品质文旅街区、高颜值旅游环境的品质之城,呼之欲出。
9月18日,18岁的祝宇轩正式踏上了新的求学之路。 祝宇轩是金华职业技术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新生,也是今年金华职业技术大学和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新设置为职业本科院校后,金华职业技术大学招收的首批本科生之一。 9月18日,祝宇轩完成金华职业技术大学新生报到流程后入住公寓。…
数贸会首日,重大项目签约破千亿元
人民网杭州9月25日电 (记者张丽玮)今天下午,第三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简称“数贸会”)重大项目签约仪式在杭州大会展中心举行。围绕数字经济核心主题,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现场共签约36个项目,总投资额1024.8亿元。 本次签约均为投资类项目,内资项目28个、外资8个,涉13个世界500强或行业龙头企业项目。…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数字化种植助…
2024云栖大会启幕:AI硬科技集结 …
浙江平湖:2024西瓜灯群众文化系列活…
十周年,宁波前湾新区这所高校“高光”满…
1500多家企业确认参加第三届全球数字…
杭州:景区“执法蓝”全力筑牢观潮安全屏障
温州瑞安:“万亩千亿”平台加速迈向“千…
人民建议|后亚运时代 做好“还场于民 …
浙江:持续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民日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
人民网服务邮箱: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rmw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